作者:GKFXPrime,原創所有,轉載請聯繫

美聯儲關心的Taper時常出現在財經報導中,一般認為TaperQE反義詞。目前市場焦點在於美聯儲和歐央行等,會何時開始縮減在2020年疫情後推出的大規模債券購買計畫。除此之外,央行們還要考慮縮債行為是不是會引發縮債恐慌(taper tantrum),例如在2013年美聯儲暗示退出寬鬆政策,結果就引發了資本市場動盪。本文從三個角度解讀Taper——Taper是什麼,為什麼有Taper,以及Taper的。

 

 

Taper是一個術語,指美聯儲通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逐漸削減購債規模,以實現慢慢把腳從油門上放開的計畫。目的是讓經濟緩慢、平穩地擺脫購債提供的額外刺激,避免硬著陸。

图片 1.png

 

 




Taper從何而來?

 

美聯儲對抗通縮的傳統辦法是降低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這樣就能讓銀行以更低的利息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貸款,從而刺激經濟活動。

图片 2.png

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發現利率水準都降到零了,但“藥效”還是不夠。所以美聯儲開始購買債券,希望能借此降低不受其控制的長期利率,這就是QEquantitative easing)。

 

雖然“購債”也是央行傳統調節手段之一,但QE與傳統購債最大的區別在於“規模”。08年金融危機後的6年,美聯儲購買了超過3.5萬億美元的債券。當時,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也在金融危機後出現大量購債行為。其中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自金融危機後就從未停止過購債,還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加大了購債力度。經濟順利復蘇,QE達到目的後,Taper登上了歷史舞臺。20135月,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表示,美聯儲考慮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結果金融市場立刻開始顫慄,導致隨後的長期利率上升,並對美國房地產和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那時候的Taper花了10個月,從美聯儲201312月宣佈縮債開始到201410月結束。在此期間,美聯儲在每次利率決議上都會減少100億美元的購債,抵押貸款和國債的縮減規模相同。美聯儲於201410月退出了所有QE,完成Taper進程,並於201512月開始加息。



Taper從何而來?


20203月,隨著市場受到疫情衝擊發生劇烈波動,美聯儲宣佈將購買2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和5000億美元的國債。起初,這一舉措被認為是用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方法。在202012月,美聯儲將每月購買80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抵押貸款,一直到經濟復蘇取得“實質性進展”。結果,在20203月初到8月末,美聯儲持有的資產從4.2萬億美元提高到了8.3萬億美元。 美國經濟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強勁反彈,這讓投資者開始猜測美聯儲政策何時回歸常態化。大部分美聯儲官員認同今年就開始逐步放緩購債速度。美聯儲表示,要盡力做到縮債計畫盡可能透明,以避免“縮債恐慌”的重現。 大量資金推動美國股市和房價升至歷史高位,國債收益率持續處於6個月以來低點的上方。市場不僅關注美聯儲何時開始Taper,也關注Taper的速度。如果Taper速度過快,可能抑制經濟復蘇,並且Delta病毒也增長了潛在風險。但如果行動過慢,又會出現疫情後經濟重啟導致的通脹壓力。

 

图片 3.png


歐央行Taper困境?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今年7月表示,央行從過去的危機中吸取了教訓,不會過快撤出刺激政策,以免經濟復蘇遭到破壞。歐洲央行還承諾實施超寬鬆政策,這一舉措與其他國家央行有所不同。歐洲央行一直以平均每月800億歐元的速度進行購債,且根據其1.85萬億歐元的刺激計畫來看,歐洲央行還有大約5000億歐元可用。但同時,歐洲地區在8月通脹水準達到10年來最高。“To QE or not to QE ?”這對決策者而言是個考驗。

 

歡迎關注GKFX Prime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ML-fUl7OdzgAiqQT_4HTQ

歡迎關注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KFXPrimeTW/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GKFXPrime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 GKFXPrime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arrow
arrow

    GKFXPrim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