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KFXPrime,原創所有,轉載請聯繫
美聯儲降息了,英國央行降息了,我們的央媽選擇降息了……當你眼球當中倒映出各類宏觀經濟新聞時候,你對宏觀經濟是否產生過興趣,又是否曾幾何時有過這樣的疑惑。央行加息降准是為了什麼?跟我們實際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想要明白央行這些行為的目的,我們先要去瞭解央行的職能。
央行的職能
我們以美國的美聯儲為例,美聯儲體系在建立之初的主要動機是解決銀行危機所帶來的恐慌性問題。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如今美聯儲和各國其它央行的職能幾乎都大同小異:通過制定貨幣政策來管理國家的貨幣供應,解決潛在的衝突風險,擴大就業水準,穩定市場價格也就是控制通脹水準。說簡單點,央行通過控制貨幣數量來驅動經濟發展。
這裡的貨幣數量不是我們狹義上所說的印鈔廠印刷鈔票的數量,還需要加上銀行體系中憑藉抵押品放貸出去的那些資金。這些資金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信貸,信貸是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原因在於其是經濟中最大也是最變幻莫測的部分。信貸的擴張可以有效幫助經濟生產率的提高。
簡單的例子,張三是小賣部的老闆,小賣部裡的商品總價值20萬,這是張三可動用的全部資金。當他發現最近春節期間,小煙花賣得緊俏,想要去多進點煙花炮竹時候卻發現身邊已沒有流動現金,張三不想錯過這次賺錢機會選擇舉債5萬去進貨。春節假期過去,張三盤點營收,最終成本5萬的煙花,賣出11萬,還掉債務還剩6萬。
張三這樣的例子就是現代社會經濟的縮影,不同體量的企業可以通過借貸來提高自己的營收水準。在沒有信貸的經濟運行中,增加營收的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生產。但是在有信貸的經濟運行中,我們可以通過信貸來增加生產。這就是解為何控制貨幣數量如此重要了——繁榮的信貸市場將會帶來經濟的蓬勃發展。
但是借來的錢總歸是需要還的,若各市場恰巧都處於還債的週期中,那整個社會貨幣流通量可能會開始吃緊,這時候央行就需要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來穩住貨幣市場的流動性,穩住經濟的正常運行。
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在我國,常規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再貼現、金融機構轉存款以及選擇性信用管理等等。這些工具的期限、金額、資金投放物件或許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為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同時達到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目標。
貨幣政策經營目標,亦即貨幣政策最終目標(goal),根據「中央銀行法」的規定,包含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並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等多重目標。
當人們開始過度借貸消費甚至借貸投資時,泡沫便要產生了。這時候的債務雖然不斷在增加,但是收入也以相近的速度增加,只要收入繼續上升,債務負擔就可以承受。
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久持續下去。在長期內,債務增加的速度超過收入,就會形成長期債務週期。到達了長期債務的頂峰,債務負擔變得過重,這時候經濟就會進入去杠杆化時期。
我們以回購交易這一最常用的貨幣工具為例,央行在這時會通過正回購這一工具來逐漸控制資本市場上的資金,確保經濟在穩步回落的同時,控制好過熱的物價水準和狂熱的投機情緒。
如果沒有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就沒有信貸市場的的健康發展,經濟穩步增長的目標也就更無從談起。
貨幣政策對民眾的影響
在短期債務週期裡,限制支出的唯一因素就是貸款人和借款人的貸款和借款意願。
如果信貸易於獲得,經濟就會擴張;如果信貸不易獲得,經濟就會衰退。這裡的短期債務就是由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的。
因此當央行選擇對整個市場的資金進行嚴控時,對於企業主來說,從商業銀行借錢出來的難度可能就開始增加,又或是借款的利率高到讓企業主知難而退。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整個社會的物價會開始逐漸回歸理性,投機市場也將逐漸降溫。
因為加息加准這類鷹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各類企業開始控制自己的現金流,不再過度樂觀看待商品市場的發展。企業投入的減少疊加還債週期的影響,引發整個消費者市場的需求減少,間接帶動物價水準下跌。這裡的物價可能是房價、可能是豬肉價格、也可能是其它各類金融資產的價格。
當然物價水準的漲跌不是簡單地只看貨幣政策工具,需要配合具體的經濟環境和商品供需關係,但是無論如何貨幣政策跟民眾的錢袋子也是息息相關的。
歡迎關注GKFX Prime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ML-fUl7OdzgAiqQT_4HTQ
歡迎關注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KFXPrimeTW/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GKFXPrime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 GKFXPrime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