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KFXPrime,原創所有,轉載請聯繫


在線下聚會被限制,全球居家隔離的這一年,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以下簡稱"PS5")終於在庚子年這一年跟大家見面了。 雖然PS5的發佈會不斷跳票,但最終還是在11月15日正式發佈,一經開放預定就遭到了全球玩家的瘋搶。

 

 

由於PS5在台灣的上市日期還未確定,因此國內玩家都選擇海外代購。 對於新主機需求的暴漲導致很多人根本搶不到PS5,真想買只能高價從黃牛手裡買一台。 官方售價499.99美元

PS5主機的發售大幅帶動了11月遊戲銷售額的增長,根據NPD公開2020年11月美國遊戲銷售排行榜,總銷售額達到7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 PS5是11月銷售額最高的主機,在銷量與銷售額方面均刷新了先前PS4在2013年11月創下的全主機最高記錄。 索尼自己可能 都沒有想到PS5今年的銷量會如此火爆。

PS5為何如此火爆? 剔除疫情導致玩遊戲的時間變多了這樣的意外因素外,PS4賣得太久了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前輩ps4的恐怖銷量

PlayStation 4是索尼開發的一款家用電視遊戲機,作為PS3的繼承者,遊戲主機採取了當時最為強大的APU,支援遠端遊戲平臺和其他遊戲平臺共用遊戲流。 遊戲機的控制器手柄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改進,包括改進的按鈕和集成的觸控板等。

說些硬體的配置可能無法感受到當時PS4的強大,我們可以看下PS4的銷售數據。 PS4在2013年11月正式發售,僅僅9個月全球總銷量就破1千萬,接著繼續用了2年多時間銷量達到5千萬。 距離如今PS5發佈過了整整7年的時間。 在這7年間,PS4成為80后90后中最受歡迎的遊戲機,全球銷量超過1.12億台。

索尼PS4在新時代的年輕人中佔據了主導地位,這要歸功於索尼從PS3中吸取的教訓。 通過降低遊戲廠商開發難度以及前期不計成本鋪開渠道發售主機,從而讓開發商發佈遊戲時優先想到的就是PS4。 索尼為了確保一直領先的地位,時刻專注於獨佔的遊戲大作,例如《神秘海域》、《戰神4》、《漫威蜘蛛俠》等等。

如今PS5為了再續輝煌,在初期鋪貨的時候同樣是不計成本。 根據報導的綜合估算,在初期為了將主機運輸到全球各銷售點,採取的大都是空運的方式。 這導致索尼每賣出一台PS5主機,就要虧170美元。

短期上的獲利率看起來確實是降低了,但要想在主機遊戲市場上取勝,並不看短期的獲利率,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賣出更多的主機。 因此索尼若想繼續在家用主機領域保持高增長,PS5在發售首年的銷量想要超過PS4同期的銷量,就需要在首年銷量超過700萬台。

要完成這個任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長久的等待、全新PS5的配置加上PS5可以直接玩PS4遊戲,這些都值得讓新玩家和老玩家掏腰包購買。 就像上文所說,第一時間的獨佔大作是索尼的主打點,雖然目前PS5遊戲不多,但是相信後續遊戲廠商會大力開發PS5平臺上的遊戲。 當然玩家購買的話,還是要等待高昂的黃牛價格回落,最好等待國行PS5的發售後再進行購買。

破釜沉舟的索尼--財經視角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企業,尤其是在多個產品領域都是佼佼者的索尼,在公佈PS5即將發售後還是給其股票帶來了一波不小的衝擊。 索尼股價自今年3月中旬后就開啟了上漲勢頭,隨著10月份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后,索尼股價繼續上沖,目標曾經的高位157.38美金。

 

 

索尼官方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銷售收入約為21135億日元(約1335億元),與上年持平。 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9%,達到3306億日元(約209億元)。 如此優秀的業績背後其實意味著索尼近10年的復甦之路宣告成功。

 

靠電子業務起家的索尼在巔峰時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無論是早期的隨身聽、筆記型電腦又或是電視和相機,都是消費者心中品質的代表。 但隨著韓國、中國製造的先後崛起,高昂的人力成本和逐步減弱的技術優勢使得索尼連年巨虧。

2008年至2011年四年間,索尼連續虧損,最慘時候一年虧損41億美元,一度接近破產的邊緣。 為了救贖,索尼不得不"瘦身"前行,解散光碟機部門,出售電腦業務,分拆電視業務,手機業務逐步退出中國和東南亞市場。 在確保虧損業務縮減的前提下,大力開發遊戲和影音業務。

從最近的第二季度財報我們能看出,遊戲業務和影音業務已經成為索尼的主要利潤來源。 由於財報發佈時,PS5還未發售。 等到明年公佈的四季度財報后,能想像遊戲業務的利潤將繼續上漲。 影音娛樂業務作為索尼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也是表現優異。 索尼音樂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而索尼影視則是美國六大電影公司之一。

在復甦路上的這些年,索尼進行了一場艱難的轉型,也給許多產業做出了經典的商業案例:剝離消弱虧損業務,不斷強化優勢領域。 當然這背後是需要一個企業掌握核心的技術,為了不掉隊,還需要不斷成長,除了自身領域外還需拓展能力嘗試新領域。 例如索尼選擇押注智慧醫療和AI產業,為了未來而未雨綢繆。

 

結語

索尼復甦成功的大功臣當然有PS4的一席之地,因此PS5推出后始終霸佔著熱點話題,但是近年來無論是主機領域,還是遊戲領域都在頻繁出現追逐者。 遠有任天堂巔峰之作switch,近有手機遊戲《原神》。 根據Sensor Tower商店數據顯示,《原神》在移動端2個月的預估收入達到近4億美元,僅次於《王者榮耀》。

 

如今的主機和遊戲領域是人們在工作之餘,分享快樂放肆自我的區域。 可以說遊戲產業依舊未飽和,值得企業投入開發。 但是想開發出一款玩家心目中爆款的遊戲還是需要實力和一點店的運氣,哪怕強如騰訊這般的企業,也連續錯過投資《戀與製作人》和《原神》這兩款遊戲。 主機行業領域或許需要先進的硬體、精美的設計以及強大的物流來支撐,但是遊戲行業上其實沒有固定的範本或者框架,正如PS5的宣言所說——Play Has No Limits。



歡迎關注GKFX Prime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ML-fUl7OdzgAiqQT_4HTQ
 
歡迎關注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KFXPrimeTW/
 
 
本文所含評論、新聞、研究、分析、價格及其他資料只能視作一般市場資訊,僅為協助讀者瞭解市場形勢而提供,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GKFXPrime已採取合理措施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但不能保證資料的精確度,及可隨時更改而毋須作出通知。 GKFXPrime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等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盈利的損失)負責
arrow
arrow

    GKFXPrim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